闫景龙,男,哈医大一院骨四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
198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1991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曾留学日本,专修脊柱外科。先后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参与撰写、翻译、审校专业论著10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卫生部课题1项,省、市级课题3项。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二项、医疗新技术奖五项。尤其是对微小颗粒骨移植治疗骨缺损的研究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研究生6名。
主要学术兼职:中华骨科学会基础学组委员
中国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委
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编委
中华骨科学会黑龙江省分会委员
中国残联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骨质疏松学会骨结构与形态计量学组委员
东北地区及黑龙江省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委员
主要专长为骨病、脊柱、关节疾病的治疗。对于常见病如寰枢椎不稳、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症、脊柱侧凸症等脊柱疾病,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病等关节疾病,以及四肢和脊柱的各种感染、结核、肿瘤等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在颈椎病治疗方面,他将其系统分类并充分考虑到颈椎的生理、病理特点及生物力学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开展了颈椎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等术式,并根据病情施治,大大的提高了治疗效果,特别是远期效果。对于颈椎病后路手术,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棘突悬吊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不仅可做到椎管的充分扩大、脊髓的充分减压,还尽可能的保持了颈椎的正常解剖、生理状态,很大程度的防止了其他后路术式可能造成的粘连、再关门、假关节形成及颈椎后凸畸形等不良后果。对于椎管内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应用逐步缝合牵引、逐步娩出的方法,对即使位于脊髓腹侧的肿瘤,甚至风险极大的高位颈椎管肿瘤,也能够完整摘除。对于先天性寰枢椎发育异常或外伤性枢椎骨折所致的寰枢椎不稳,采用侧块空心螺钉固定植骨融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于脊柱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应用前后路联合、一次性病椎全椎切除、脊柱重建的方法,使很多患者由瘫痪恢复到能够生活自理,较好的延长了病人的寿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使一些患有良性或低度恶性脊柱肿瘤的患者达到了完全康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对于股骨头坏死、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严重的髋关节骨关节病,应用小切口髋关节后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病人术后一周即可拄拐下地活动,大大缩短了治疗的时间,提高了疗效,降低了治疗费用,有效的预防了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卧床并发症的发生。此外,采用内引流法治疗脊髓空洞症,应用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等一系列先进的治疗手段使广大患者得到了满意的治疗。他还多次去日本、美国、欧洲等地进修、交流、讲学,掌握国际最先进的骨科疾病诊疗手段,为大量患者解除了疾苦。
咨询电话:0451-5364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