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可以预防乳腺癌和结肠癌,也可能会防止子宫内膜癌、肾癌和食道癌的发生。美国医学会给健康人运动强度的推荐是每天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五次,这种运动量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患病风险。对于癌症患者,选择什么强度的运动还是要根据患者自己的体力,量力而行,总的原则是从少量和温和的运动类型开始,循序渐进。健康的年轻人,可以进行大运动量的锻炼,而中老年人每周至少要参加3次运动,每次至少30分钟,但运动量以能忍受、不疲劳为宜。另外,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都是中医推崇的,只要平心静气坚持锻炼,都能够很好地调理患者气血运行,达到强身健体、防癌治癌的目的。
运动为何能防癌呢?癌症专家研究认为:
1.运动能提高人体制造白细胞的能力。科学研究表明,运动会刺激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加快骨髓生成白细胞的速度,使白细胞数量增多,存活时间延长,增加吞噬细胞的能力。这样,一旦体内出现少量的癌细胞,很快就会被众多的白细胞围攻歼灭。
2.运动能使人体体温升高,可以阻止癌细胞的生成,并能将癌细胞处以死刑。据测定,运动时肌肉产热高,剧烈运动时甚至上升40摄氏度以上。科学家发现:癌细胞对热的承受力远不如正常细胞,容易被杀伤。
3.运动使人体吸入比平常多几倍至几十倍的氧气。一般人安静时每分钟吸氧量为4~7升,而运动时可达到100升以上。吸氧量的增加,气体的频繁交换,可使体内的一些致癌物质排出体外。
4.运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数量可随运动量的增大而上升,运动还能显著地增加唾液和支气管分泌一种叫免疫蛋白A抗体的含量,抑制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增强局部黏膜的防御功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力,有效降低肿瘤的发病率。
5.运动能调节内分泌环境,尤其是性激素水平。研究证实,雌激素在体内新陈代谢中所生成的某些活性产物,有促使乳腺癌发生的作用,而这些活性产物的生成与体内的脂肪量相关。脂肪越多,这种致癌性物质生成越多。通过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大大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而且能使体内的雌激素减少,甚至不生成活性产物。
6.运动使人大量出汗,汗水可以把体内的一些致癌物质如锶、铅、铍等及时排出体外,大大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
7.运动使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加大。在血液循环加速的情况下,体内出现的癌细胞像急流中的小沙粒一样,无法在某个内脏器官站稳脚跟、生长发育和转移扩散。
8.运动能改善人的情绪,消除忧愁烦恼。肿瘤专家指出,癌症是免疫功能的失败,而免疫功能的失败,则是在精神平衡被破坏后产生的。对于癌症患者,选择什么强度的运动还是要根据患者自己的体力,量力而行,总的原则是从少量和温和的运动类型开始,循序渐进。适量的运动,可防癌抗癌,且可以从多方面提高癌症患者的健康水平。经常步行或做其他运动的人,很多健康问题的发生几率都会大大下降,包括心脏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和糖尿病。研究发现:每周走路3-5个小时的女性死于乳腺癌的危险比每周运动不到一小时或完全不运动的女性低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