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疗法
当患者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时,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不足为怪的。关键在于是恐惧、绝望呢,还是抗争、自信。
美国华裔医学博士翁广安先生给不幸患上癌症的患者开出了一张癌症康复三大信念的独特奇效良方:即,相信癌症是一种疾病,不一定会致命,相信体内的免疫系统是癌的克星,与之有不共戴天之仇;相信抗癌的治疗是支援体内防御的盟友。由此可见,抗癌的根本要立足于信心。
现代医学认为,信心产生作用是在健全的心理和理智基础之上的,是通过复杂的心理和生理作用来实现其价值的。科学研究证明,每个人的机体内部都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潜能。这种潜能一旦被激发出来后,它将使人得到意外的收获,甚至会出现奇迹,而信心就可激发达种潜能。信心,是战胜癌症的先决条件。有信心,才能激发拼搏精神,保持坦然心境,才能挖掘自身抗癌的潜在能力,从而战胜癌症。
(1)要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积极态度。一个人一旦被告知确诊自己患了癌症,无疑心情必然十分沉重。在这个痛苦的事实面前,很多人往往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这时,应尽快地恢复镇定和自信,在思想上要乐观处世。只有在精神上不被癌症所压倒1JLl理上保持平静,方能下定决心,顽强地去战胜疾病。病人的自信,加上治疗方案的正确实施,以及医生和家属的积极相互配合,往往可大大开拓战胜癌症的前景。
(2)经常阅读一些癌症患者同癌魔作斗争而康复的事例,从中激发自己同癌症作斗争的必胜信念。
(3)随时将自己同癌症进行斗争的成功经验和良好反应记录下来,或者讲给亲人、朋友听,经常与同室病友或癌友交流信息,交换经验,不断总结,坚信有盾必有矛,一物制一物的自然法则,确信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只有坚定信心,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为科学的、精心的治疗创造必要的条件。
谈话疗法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正处于一种生与死的边缘上,住往容易产生一些紧张、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这时患者如果缺乏人际间的交往,常常处于一种孤独寂寞的状态,就会使上述种种不良情绪无从得到良性渲泄,也无法获得他人的关心和劝导,由此,将会导致加重病情的严重后果。
所以,癌症患者得病后,一定不要与世隔绝,要积极地参加社会交往,特别是要注意建立新的社交圈子,增强与癌症病友之间的联系,用集体的力量(也可称之为“群体心理疗法”的作用),来建立自己的精神支柱。在上海,有一个由几百名癌症患者组成的“癌友俱乐部”;在北京玉渊谭公园的八一湖畔,也有一个抗癌乐园;在南京,有一个手挽手,走进生命绿洲的癌友康复协会,这些都是群体心理疗法的好形式,他们有个共同的约定,或聚会,或交流,开展各种抗癌活动,举办药疗、食疗等康复咨询讲座及文体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有肿瘤专家讲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患者谈自己的体会,还有癌症康复者介绍他们的经验。交流时常常是边谈边说话,边讲边议论,有问有答,气氛热烈,使参与者受益匪浅。这种无拘无束的互相交流,互相关心,互相照顾的群体心理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及至部分患者完全康复。北京市肿瘤研究所的徐光伟教授,曾把癌症病友之间的联谊、交谈,十分生动且风趣地誉称为“谈话疗法”,他认为这种“话疗”有着医院化疗等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与西医的放疗、化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相配合,发挥综合治疗的强劲的抗癌功效。
想象疗法
想象疗法,属于心理疗法的范畴,又称“精神性疗法”或“整体机能疗法”,还有人把它称为“精神想象操”。这种疗法在国外十分盛行。
美国卡尔?西蒙顿医生,运用“想象疗法”治好了自身的皮肤癌,自1971年以来,他就用编定的“精神想象操”来治疗晚期癌瘤。受治疗的患者每天边行3次想象操治疗。医生让他们闭目静坐,顺着指导语而开始精神想象。这些患者虽临床诊断已明确表明他们的生命不会超过一年,然而,在西蒙顿的整体机能治疗下,其中绝大多数人的生命都延长了,至少也生存20个月以上。另有资料报道,美国一位喉癌患者,癌瘤几乎阻塞了她的咽喉,每天只能喝一些果汁,医生已“元计可施”,断言她只能活一两个月。后来,患者接受一位精神心理学家建议,采用“想象疗法”治疗,每天静坐在床上,排除杂念,想象自己体内的白细胞成了绕勇的“战士”,一起集中到喉头将癌细胞恶魔一个个杀死,如此只一个月,病情便有明显地好转,一年之后,癌瘤竞奇迹般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