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狄德,67岁,1984年6月确诊患肝癌时,在医院做的B超检查显示,癌肿之大为10×8厘米,手术切除的癌组织重达0.9公斤……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我觉得,在同疾病做斗争,特别是同威胁人类生存的大敌——癌症做斗争时,运用一些军事思想做指导,同样会收到极佳的效果。
按照传统的说法,肝癌是癌中之王,肝癌患者平均只能存活几个月。何况我的肝癌一发现就已经是晚期了哪!因此有人预测,就是做了手术,也只是多活三到五个月而已。
做罢手术出院后,我去裁缝店定做了一套西装。于是有人惊奇地对我说:“你也做西装?想带进棺材呀!”话中的意思很明白,我已被判处死刑,在世上的时间不多了。我得知自己的详细病情,又听到周围一些人的种种议论后,自己也一下子失魂落魄起来,陷入了绝望的境地。正在我绝望的时候,一些朋友来家里安慰我,给我介绍一些癌症患者艰苦拼搏、战胜癌魔、顽强生存的实例。
头脑冷静后,一个问题促使我思考:有人说癌是绝症,可为什么有人却能战服胜它长期生存下来?有人说肝癌患者平均只能存活几个月,可为什么还有不少患者已存活10多年甚至20多年至今仍很健康?这时,我从朋友们给我带来的关于癌症康复的书籍中,看到美国著名肿瘤学家罗森保姆的一段话,使我大受启发,他说:不少人对癌症的恐惧是太过分了。他们不相信会有什么办法能够治疗癌症或者减轻病痛。他们听到“癌症”的诊断,就感到死神就要降临到自己的头上。……预言病人何时死亡的做法,只能熄灭病人求生的信念,使病人希望渺茫坐以待毙……
罗森保姆的话拔开了我眼前的云雾,使我看到摆在自己眼前的不是一条绝路,而是绝路和生路俱在:一条是坐以待毙,另一条是藐视癌症并与之作坚决的斗争直至胜利。当然,我坚定地选择了后者。在强烈生存意志的促使下,我向家人和医生一再表示,只要于战胜疾病有益,我愿意接受任何最痛苦的治疗!
但是我也知道,癌症毕竟是强敌,它每年都要吞噬数百万人的生命,人类毕竟还在为它付出着巨大而惨痛的代价。所以光是藐视它,还不能解决问题。藐视它是从战略上讲的,究竟如何去战胜它,则要在战术上重视它,要认认真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对付它才行。比如手术后治疗,我就一直按照医嘱去做,按时用药按时检查;比如饮食营养,该戒的下决心都戒掉了,该吃的即使平时不想吃也要强迫自己多吃;比如精神心理调适,为了让生活充满乐趣,在家庭积蓄很有限的情况下,我会舍得投资购买高档音响、彩电等娱乐设施;比如锻炼和休息,常年都坚持每天早晚锻炼身体,作息讲究早起早睡,有些电视节目虽然很好,即使看到节骨眼上也要忍痛割爱。总之,方方面面都要有利于防治癌症、走向康复。
一个晚期肝癌患者能够健康地存活17年之久,这本身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事实。如果谁不相信癌症能够治愈,那么就请看看我这个“癌中之王”的经历吧,这样也许对你会有所启示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