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垂体PRL瘤:垂体PRL微腺瘤中90%是女性。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三联症:①月经紊乱。生理浓度的PRL有促黄体作用,但高浓度PRL可直接或通过DA间接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脉冲性释放,致促黄体素(LH)脉冲性分泌减少或消失。
临床表现有三大症候群:①垂体腺受压症候群。表现为完全性或部分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②垂体周围组织压迫症候群。视被压迫的组织不同而有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甚至海绵窦综合征及下丘脑综合征;③高PRL血症。垂体 PRL微腺瘤患者多仅有高PRL血症的临床表现。
高 PRL血症所致的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种类型:
女性垂体PRL瘤:垂体PRL微腺瘤中90%是女性。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三联症:①月经紊乱。生理浓度的PRL有促黄体作用,但高浓度PRL可直接或通过DA间接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脉冲性释放,致促黄体素(LH)脉冲性分泌减少或消失。 PRL还使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表面的GnRH受体减少,并使卵巢受体对促进腺激素产生抵抗,致血中雌激素水平降低。给高 PRL血症患者以GnRH,垂体立即有LH和促卵泡素(FSH)的分泌,说明患者功能缺陷部位不在垂体而在下丘脑。5~7%的病人在青春期前发病者表现为原发闭经,在青春期后发病者先有黄体期缩短及无排卵月经,继而月经稀少,最后出现继发闭经。临床上继发闭经的女性患者(包括停避孕药者)中,约1/3是有垂体PRL瘤,PRL瘤在妊娠期长大,15%病人在产后方首次得到诊断。②溢乳。约1/3~1/2患者有溢乳,即有乳白色或淡黄色液汁由乳头流溢,多需挤压乳房时才有少量乳溢。由于乳腺的发育及乳汁的分泌依赖于催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及糖皮质激素的综合作用,故部分高PRL血症患者可无溢乳。仅有溢乳但无闭经的患者中,大部分并无高PRL血症。③不育。高 PRL血症抑制雌激素正反馈所致的LH高峰及排卵,导致不育。垂体 PRL瘤患者的流产率可高达30%。④性功能障碍。患者血雌激素水平降低,约60%患者有性欲减退或缺如,性感丧失,性高潮缺如。阴道粘膜萎缩而性交困难。⑤其他。约1/4患者伴有多囊卵巢,患者体重增加,有痤疮及多毛,尿17-酮类固醇及去氢异雄酮硫酸盐排量中度增高。高 PRL血症导致轻度男性化的机制尚不完全了解,药物所致的高PRL血症则无上述类固醇的改变。由于雌激素水平低,患者可有骨质疏松。有些患者还有肥胖、水潴留、糖耐量减低等代谢障碍。
男性高PRL血症 垂体PRL大腺瘤中60%是男性。症状多隐匿。垂体PRL微腺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来自高PRL血症,但垂体PRL大腺瘤还可压迫破坏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致促性腺激素分泌过少,血睾酮水平降低。患者有性功能减退、睾丸较小、精液缺乏、精子减少、不育。少数患者有男性乳房发育及溢乳。垂体 PRL瘤男性患者应用睾酮制剂致血睾酮水平上升后,阳萎不见好转。应用小剂量溴隐亭使血PRL水平下降后,患者血LH水平比血浆睾酮水平先升高,阳萎消失,精子计数恢复正常。上述结果说明高 PRL血症主要引起下丘脑GnRH分泌及释放障碍。
诊断:垂体PRL瘤与垂体GH瘤、ACTH瘤不同,高PRL血症没有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常被患者及医生忽视,未能早期诊断。实验室检查主要依赖于血 PRL水平的测定和垂体影像学检查,垂体PRL分泌功能试验也可协助诊断。
血PRL水平测定 垂体PRL瘤的分泌功能主要由血PRL水平表示。患者血 PRL水平的高低依赖于腺瘤的大小、瘤细胞的分泌活性及肿瘤的侵袭性。正常妇女血清 PRL基础值≤25μg/L。由于正常人 PRL分泌节律是睡后其水平逐渐升高,至醒前1小时左右达高峰,然后下降。为避免在PRL高峰下降过程及应激时取血,应在醒后2小时至午餐前2小时间休息90分钟使血PRL水平波动最少时取血。正常妇女在卵泡期和黄体期血清 PRL水平相差不明显。妇女在妊娠首三月开始,血清PRL水平即开始上升,至妊娠末三月及分娩后可高达100~300μg/L。分娩后若不哺乳,血清 PRL水平在产后2~3月时下降至妊娠前水平。正常男性血PRL水平多<20μg/L,比正常女性略低。
测得血PRL水平升高后应鉴别以下可致高PRL血症的疾病:①垂体PRL瘤。②应用影响PRL释放或作用的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吩噻嗪、苯丙甲酮、止呕灵、硫蒽;降血压药甲基多巴、利血平;止吐药胃复安、西咪替丁(甲氰咪胍);阿片制剂吗啡、美沙酮。③雌激素增多,如妊娠、口服避孕药。④下丘脑疾病或垂体门脉阻断,如脑炎、急性紫癜症;类肉瘤、组织细胞增多症;颅咽管瘤、星形细胞瘤;外伤性或损伤性垂体柄切断;非PRL细胞垂体瘤影响垂体门脉血流者;靶区放射治疗后,空泡蝶鞍等。⑤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⑥神经性疾病,如胸壁感觉神经兴奋反映至乳腺者,吮乳及刺激乳头(PRL短暂升高)。上述各种原因引起的血PRL水平升高,一般都不超过100μg/L。药物引起的血PRL水平升高,多在停药后恢复,但某些药物特别是抗精神病药物可致 PRL高达 300μg/L以上。若血PRL水平>100μg/L,应想到 PRL瘤的可能,但仍须结合其他检查诊断。如血PRL水平达200μg/L以上,则在除外妊娠、哺乳或服药因素后,几乎仅见于PRL瘤。垂体PRL瘤患者血清PRL水平范围颇大,可从50~10000以上μg/L不等,早期患者可仅表现为夜间睡眠后PRL高峰消失。与其他肽类激素一样,PRL细胞分泌的激素分子有不均一性,目前至少发现分子量为154000、46000及24000三种分子,小PRL分子生物活性最高。若PRL瘤分泌小 PRL分子比例增加,则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的PRL免疫活性可低于其生物活性,而与临床表现有些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