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很高,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全国胃癌平均死亡率高达21.76/10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55岁以上最为常见,是老年人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中医认为
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病因可以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因由六淫邪毒所致,内因与饮食不节,情志失和,禀赋不足,正气虚弱等诸多因素有关。
1.外感因素
六淫毒邪内侵,正气不足以祛邪,致使脏腑气机阻滞,气血不畅,痰湿内生,瘀血留滞,发为本病。
2.情志因素
忧思伤脾,气结而津液不能输布,聚而成痰;大怒伤肝,气郁而血行不畅,积而为瘀。痰瘀互结,阻碍胃气,引起进食噎塞不畅。肝气郁滞,逆犯脾胃,肝胃不和;气郁过久,化火伤阴,损及脉络,而见
胃痛、吐血、便黑。
3.饮食因素
饮酒过度,或过食辛香燥热之品,胃有积热,致阴液亏损,津枯血燥,瘀热停聚,胃脘干槁,发为本病。饮食不节,脾失运化,气血两亏,久则阳气衰微,而见脾胃虚寒,不能消化谷物,也可发为本病。
4.正气虚弱
胃癌的发病,多先有气血亏损,脾胃虚弱,在此基础上复因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导致痰气瘀热搏结,津枯血槁,发为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