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
【辨证】下焦瘀热。
【治法】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方名】小蓟饮子。
【组成】生地黄30克(洗),小蓟15克,滑石15克,木通9克,蒲黄9克(炒),藕节9克,淡竹叶9克,当归6克(酒浸),山栀子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济生方》。
方2:
【辨证】阴虚热盛。
【治法】滋阴降火。
【方名】知柏地黄汤。
【组成】熟地黄24克,
方1:
【辨证】下焦瘀热。
【治法】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方名】小蓟饮子。
【组成】生地黄30克(洗),小蓟15克,滑石15克,木通9克,蒲黄9克(炒),藕节9克,淡竹叶9克,当归6克(酒浸),山栀子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济生方》。
方2:
【辨证】阴虚热盛。
【治法】滋阴降火。
【方名】知柏地黄汤。
【组成】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干山药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去皮),丹皮9克,知母24克,黄柏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宗金鉴》
方3:
肾气亏虚型
【证见】 无痛性血尿,呈间歇性,伴腰酸膝软,耳鸣,眩晕,尿后有余沥或失禁。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尺弱。
【治法】 益气补肾,收敛摄血。
【方药】
1.主方六味地黄丸(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处方:山茱萸12克,生地黄炭15克,茯苓2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炭1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30克,生黄芪30克,血余炭20克,仙鹤草30克,白茅根30克,八月札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膀胱癌各类证型皆可选用)
(1)西黄丸,口服,每日1丸,开水送服。
(2)化症回生丹,口服,每次l丸,每日l一2次,饭前温酒送服。
3.单方验方(谢文伟《中医成功治疗肿瘤一百例》)
(1)蜀葵汤
处方:干蜀葵40克,水煎服,每日l剂。
(2)龙蛇羊泉汤
处方:龙葵30克,蛇莓15克,白英30克,海金沙9克,土茯苓30克,灯心草9克,威灵仙9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煎服,每日l剂。
(3)三金汤 处方:金钱草60克,海金沙30克,鸡内金20克,石韦12克,冬葵子12克,滑石25克,瞿麦20克,萹蓄20克,赤芍15克,木通12克,泽兰12克,甘草精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方4:
湿热下注型
【证见】 血尿,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少腹作胀,下肢浮肿。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 清利湿热,解毒散结。
【方药】
主方八正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萹蓄30克,瞿麦3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大蓟、小蓟各30克,木通10克,茅根30克,龙葵30克,土茯苓30克,白英30克,蛇莓15克,海金沙15克。水煎服,每日l剂。
瘀毒蕴结型
【证见】 尿血成块,尿中腐肉,恶臭,排尿困难或癃闭,少腹坠胀疼痛。舌质紫暗,苔黄白,脉沉弦。
【治法】 祛瘀解毒,散结通淋。
【方药】
主方小蓟饮子(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处方:生地黄30克,小蓟30克,滑石30克,木通10克,蒲黄10克,藕节30克,淡竹叶10克,栀子10克,半枝莲30克,苦参15克,茅根30克,八月札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若阴虚火旺,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者,加知母15克、黄柏10克、灯心草10克。小便不利者,加生薏苡仁30克、金钱草30克。小便刺痛者,加龙葵30克、石韦30克。尿血不止者,加小蓟炭15克、仙鹤草30克、三七末6克(冲服)。发热明显者,加蒲公英30克、白薇30克。小便混浊者,加萆薜30克、土茯苓30克。大便燥结者,加大黄10克(后下)、番泻叶5克(煽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