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后鼻镜检查
鼻腔中新生物常呈菜花状,基底广泛,表面常伴有溃疡及坏死组织,易出血。如未见肿瘤则应注意中下鼻甲有无向内侧推移现象,中鼻甲或嗅裂中有无血迹、息肉或新生物。对每一病例必须进行后鼻镜检查,尤其要注意咽鼓管咽口是否已被累及。
2、鼻腔及鼻窦内窥镜检查
利用纤维鼻咽喉镜或鼻窦内窥镜检查,可观察肿瘤的原发部位、大小、外形以及鼻窦的开口情况。对疑有上颌窦恶性肿瘤者,可利用鼻窦内窥镜经套管插入窦内直接进行观察,并同时照相或同步打印彩色图片,然后直接取活组织检查。对蝶窦、额窦亦可采用内窥镜检查,而筛窦却仅能窥见其鼻内情况。

3、鼻窦X线片
X线片对鼻腔和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X线断层片对早期可疑病例的诊断更有帮助。片中不仅有时可见骨质破坏,而且可显示肿瘤所在的部位和范围,勾划出肿瘤的立体轮廓。上颌窦碘油造影可较详细、精确地显示窦内肿瘤的情况,缺点是造影极易引起过敏反应,且需行上颌窦穿刺才能完成,因而近年来已较少应用。
4、CT与MRI检查
CT扫描能更加全面、精确的显示肿瘤的范围,了解骨壁破坏的情况,而且立体感强,因而现已成为诊断鼻窦恶性肿瘤的常规辅助手段。MRI在某些方面更比CT优越,如肿瘤已侵犯颅底、眶内时,能更好地显示软组织受侵犯的情况,而且可了解肿瘤与血管的关系。
5、活检及细胞涂片等检查
确诊有待于活检,必要时须反复采取标本进行检查。肿瘤已侵入鼻腔者可从鼻腔中取材活检。如高度怀疑鼻窦肿瘤时,亦可采用上颌窦或筛窦穿刺活检法。脱落细胞涂片检查法是一种简便的病理诊断方法,缺点是有时不能确定恶性肿瘤的组织类型,且有假阳性或假阴性。
6、手术探查
对诊断特别困难而临床上又确属可疑病例者可行鼻窦探查术,术中结合冰冻切片检查有利于确诊。
7、颈淋巴结活检
对颈部出现淋巴结,临床上不能确定是否为肿瘤转移时,可行颈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因切开活检有导致肿瘤扩散之虞,因而应尽量避免使用。
8、活组织检查
颈部出现淋巴结,临床上不能确定是否癌肿转移时,可行颈淋巴结穿刺活检。导光纤维鼻内镜可观察鼻腔及鼻旁窦的病变情况,并可取可疑组织进行活检。应尽量避免作切开活检,以减少肿瘤扩散机会。肿瘤的最后确诊需依靠活组织病理诊断。
在鼻咽镜窥视下,咬取活体组织(图5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