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方面多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TMN标准,并将颌面部分为鼻腔、上鼻窦、筛窦、额窦、蝶窦等解剖单位;临近解剖区域分为:口腔、面颊部软组织、翼腭窝、鼻咽腔、眼眶、颅前窝。肿瘤局限于某一单位的粘膜,无骨质浸润和破坏者为T1(T表示原发肿瘤);局限于某一单位,有骨质破坏者为T2;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单位但仍局限于鼻腔、鼻旁窦者为T3;累及临近解剖区域者为T4。分期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T-原发肿瘤大小分级:
Tis:原位癌。
T1:肿瘤局限于粘膜,无骨质侵蚀或破坏。
T2:下部结构骨质侵蚀或破坏,包括硬腭和/或中鼻道内鼻窦开口。
T3:肿瘤侵犯面颊皮肤,上颌窦后壁,眶底或前筛窦。
T4:眶内容物和/或以下结构有肿瘤侵润筛板,后筛窦或蝶窦,鼻咽,软腭 ,翼腭窝或颞窝,颅底。
N-区域淋巴结分级别:
N0:局部淋巴结无明显转移。
N1: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大小为3cm或小于3cm。
N2: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超过3cm,但小于6cm或同侧有多个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不超过6cm者,两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不超过6cm者。
N2a: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超过3cm小于6cm。
N2b: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未超过6cm者。
N2c:两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未超过6cm者。
N3:转移淋巴结之最大直径超过6cm。
Nx:局部转移淋巴结完全无法分级。
M-远处转移分级
M0:无明显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Mx:远处转移无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