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是一倒梨形的袋状器官,介于肝右前叶和左内叶之间。胆囊分为底、体和颈三部分,胆囊颈和胆囊管连结处有一囊状膨大的Hartmann’s囊,是结石嵌颈和滞留的好发部位。胆囊的体积30~50ml;胆囊管直径0.2~0.4cm,长2~4cm。胆囊壁由内向外分为:粘膜层、肌层和浆膜层。
胆囊是一倒梨形的袋状器官,介于肝右前叶和左内叶之间。胆囊分为底、体和颈三部分,胆囊颈和胆囊管连结处有一囊状膨大的Hartmann’s囊,是结石嵌颈和滞留的好发部位。胆囊的体积30~50ml;胆囊管直径0.2~0.4cm,长2~4cm。胆囊壁由内向外分为:粘膜层、肌层和浆膜层。
胆囊的毗邻
上:肝;下:十二指肠,横结肠(胆囊炎时,可发生粘连形成瘘道);左:幽门;右:结肠左曲。
胆囊三角(Calot三角)是胆囊管,肝总管与肝下缘构成的三角,在此三角内有胆囊动脉,肝固有动脉右支、变异的肝右动脉(肝右动脉,外科书),副肝管。
肝外胆道:胆囊管(0.3cm),肝左、肝右管,肝总管(0.4-0.6cm),胆总管(0.6-0.8cm)。近肝门处的胆管壁渐有平滑肌。胆管与胆总管的管壁较厚,由粘膜、肌层和外膜组成。胆总管粘膜的上皮为单层柱状,有杯状细胞,固有层内有粘液腺。肌层平滑肌呈斜行和纵行肌束,较分散。外膜为疏松结缔组织。
胆囊管:其近囊的一端,管壁内有螺旋形粘膜皱襞,称为螺旋襞,又叫Heister瓣,以防止管壁过度扩张与缩窄,保证胆汁畅通。胆囊管大多呈锐角在肝总管右侧壁与之汇合,但常有变异,可经肝总管前方或后方至其左侧壁与之汇合,或与肝总管平行至十二指肠第一段后方与之汇合,或与右肝管汇合等。胆囊管也可很短或缺如。
胆总管:可分为4段:十二脂肠上段→十二脂肠后段→胰腺段→壁内段。在此处与胰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Vater壶腹)开口于十二脂肠大乳头。 Vater壶腹周围以及胰管周围和胆总管未端均被平滑肌围绕,称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主要包括胆管括约肌,胰管括约肌和壶腹括约肌。这些括约肌的舒缩作用,控制胆汗和胰液的排出。胆总管括约肌的收缩,可阻止胆汁流出,使胆汁贮入胆囊;进食后,胆总管括约肌和壶腹括约肌松弛,胆汁输入十二指肠。倘若壶腹括约肌收缩过强,可使胆汁逆流入胰腺,引起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