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治疗是胆管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外科治疗的目的在于①完整切除或姑息切除肿瘤及区域肿大的淋巴结,包括重建完整的胆汁引流通路;②采取活体组织供病理检查;③对于手术探查无法切除者,采用外科手段进行胆汁内引流或外引流;④为术中放射治疗作准备或预置管,为术后放疗设定标记。
1、外科治疗的目的
外科治疗是胆管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外科治疗的目的在于①完整切除或姑息切除肿瘤及区域肿大的淋巴结,包括重建完整的胆汁引流通路;②采取活体组织供病理检查;③对于手术探查无法切除者,采用外科手段进行胆汁内引流或外引流;④为术中放射治疗作准备或预置管,为术后放疗设定标记。
2、手术切除的适应证
对下段胆管癌和中段胆管癌累及胰腺者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对中段胆管癌且局限者可行胆管部分切除、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
上段胆管癌尤其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手术切除是外科中最困难和复杂的手术之一,手术部位深在隐蔽、区域狭窄、毗邻器官及管道系统关系复杂密切,手术切除率低,一般为10%~20%。
总之,胆管癌手术切除率低、术后复发率高是致远期生存效果差的主要原因。胆管癌所致的梗阻性黄疽,病人肝功能状态低下,术后肝功能衰竭;以及术后常常并发的逆行性胆道感染、胆道出血等手术并发症亦是影响生存的重要原因。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正确选择手术术式、手术时机,不但是提高手术切除率的关键,更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所不应忽略的因素。
3、手术术式的选择
胆管癌手术过程包括两部分:肿瘤切除和胆道重建或胆汁引流途径的建立。下面将两部分分述如下:
(1)肿瘤切除的方式
1)肿瘤局部切除术:适用于临床I型、临床Ⅱ型病例。肝总管与空肠行胆肠吻合或左、右肝管空肠吻合或左右肝管拼缝-空肠“Y”型吻合。
2)肿瘤切除加肝门部肝组织或肝方叶切除术:适用于淤胆比较严重,肝组织膨大对肝门部遮蔽严重,肝门部解剖位置深在的临床I型、临床Ⅱ型病例。手术切除部分肝门部肝组织或肝方叶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显露肝门区域,便于手术操作,尤其便于肝门部胆肠吻合。
3)肿瘤切除加肝左叶或肝右叶切除术:适用于临床Ⅲ型,或伴有患侧门静脉受侵的病例。
4)肿瘤切除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适用于临床I型或临床Ⅱ型胆管癌向下蔓延达胆总管下段或壶腹部或胰腺的病例。
(2)胆道重建或胆汁引流途径的建立
胆管癌手术肿瘤切除后,胆道系统的重建是否完整,胆汁引流是否有效,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胆道重建要求系统完整、通畅有效;胆汁引流途径要求符合生理。
目前普遍采用的内引流胆道重建吻合方式有肝管空肠吻合、左或右肝管空肠吻合、左右肝管分别与空肠吻合、左右肝管拼缝与空肠“Y”型吻合。
(3)姑息性外科治疗
姑息性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引流胆汁,主要引流方式有:
1)肝管空肠或胆囊空肠吻合术:适用于胆总管上段癌的姑息性治疗。
2)经肿瘤肝管“T”型管引流术或经肿瘤肝管“U”型管引流术或支架管引流:术中经胆道肿瘤置管引流成功较少。故对胆道不完全梗阻者试行扩张胆管,插管或置支架管,但不可盲目粗暴,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3)肝(肝内胆管)肠吻合术:梗阻性黄疸情况下,肝内胆管扩张,可通过扩张的肝内胆管引流胆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