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乳腺癌的病因学复杂,发病机制尚未真正了解,但一些病因学的研究表明,一些相关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
(1)家族史与乳腺癌有一定的相关性。早在1974年,Anderson等人就注意到:一级亲属患乳腺癌妇女发生乳腺癌的概率较无家族史者高2~3倍;若一级亲属在绝经前患双侧乳腺癌的话,相对危险性更是高达9倍;上海1988—198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为4.5倍。由此可见,家族史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2)生殖因素。由于乳腺细胞受体内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以及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升高而发生生理性的增生改变,因而乳腺癌的发生与初潮年龄、停经年龄、月经周期、产次和有无哺乳史、婚姻状况有关,研究表明:未婚、初潮年龄早(<12岁)、停经晚(>55 岁)、月经周期短、产次少、未哺乳、高龄分娩的女性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较大。相反则危险性较小。
(3)性激素水平也是影响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小于20岁的女性发生乳腺癌是十分罕见的,而小于30岁的妇女也不常见此病。从35岁起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这种发病率的增长几乎贯穿妇女一生。在45—50岁之间,增长略微趋向平缓,以后又陡直上升。而外源性的雌激素的摄入将大大增加乳腺癌的发生率,例如:口服含雌激素的药物,丰乳液中的雌激素经皮吸收,以及口服避孕药等。
(4)基因突变。大约有5%-6%的乳腺癌患者是因为基因突变引起的,其中BRCA1和BRCA2基因是致使女性患乳腺癌的主要基因。如果这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患乳腺癌的风险将会增大。当然,其他的基因突变也会诱发乳腺癌。
(5)脂肪高热量饮食,超重或肥胖,缺少锻炼,饮酒均使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6)既往有乳腺良性肿瘤史。如果其中一侧乳房曾得过乳腺癌,那么另一侧乳房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或者同侧乳房其他的位置。
(7)其他因素还包括放射线、病毒、化学刺激及某些疾病,如糖尿病也会引起乳腺癌的发病率增加。
癌前病变:
正确认识乳腺癌的癌前病变,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做好二级预防均有重要意义。但至今为止,有关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具体内容尚无统一意见,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应将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小叶不典型增生及乳头状瘤病视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欲使乳腺癌对广大妇女健康的威胁降至最低限度,首先要进行病因预防,主要是针对上述病因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方面的措施。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某些是不可避免的。如月经、生育史等,但有许多因素是人为的,通过对饮食方面的调整,如减少过量热量摄入,降低脂肪的摄入量,减少过量摄入肉类、煎蛋、黄油、甜食等,适量增加绿色蔬菜、水果、胡萝卜素的摄入量,尽量避免暴露于电离辐射的范围内等均可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
其次,要进行普查,特别是对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进行普查。乳腺癌的普查原则,就是用简便易行、无或小创伤的检测手段对无症状的妇女人群进行检测,以期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乳腺癌,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或提高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