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特点与扩散途径
1. 生长特点
1)扩张型 肿瘤生长活跃,瘤细胞容易集结在一起形成块状。如不受空间的限制肿瘤往往可呈球状。如空间狭窄亦可呈灌铸状生长。脑膜瘤及生长较快的胶质瘤常属这一类型。
2)浸润型 瘤细胞活动性大,并能产生组织毒素或溶解性物质,使周围组织失去抵抗入侵的能力。肿瘤没有边界,与正常组织混杂一起,常循神经纤维延伸浸润。大多数胶质瘤属这一类型。
3)弥散或多灶型 瘤细胞可同时或先后从多处长出,形成彼此不相联系的独立病灶。颅内的继发性肿瘤及较少见的多发性脑膜瘤、多发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属这一类型。
2.扩散途径
有两种转移形式:①种植性转移。脱落的瘤细胞被脑脊液带至远处或沉积于脑室壁或脑池内,以后发展为转移病灶。室管膜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颅内胚生殖细胞瘤、脉络丛乳突状瘤等常可发生这样的转移。②颅外转移。很少见,主要原因是因为颅内缺乏向颅外转移的淋巴管道。但随着颅内肿瘤手术机会的增加,瘤细胞与颅外的淋巴管道接触的机会增多,颅外转移的病例日益增多。除手术是颅外转移的重要条件外,浸润性肿瘤如穿越硬脑膜而侵入颅外软组织时亦可发生自发的颅外远处转移。较多见的有胶质瘤、脑膜瘤、颅内原发肉瘤等。全身各处都可发生转移灶,但最多见的为肺及胸膜(占33%),后依次为颈及纵隔淋巴结(22%)、肝(14%)、脊柱及骨骼系统(9%)、肾(6%),其他较少见的转移部位有心脏、卵巢、子宫、膀胱、腮腺、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胃、结肠、头皮、腹膜等。
肿瘤的级别与转移的发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可能与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病例生存期较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