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检查
1.肉眼所见:
肿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境界清楚,但无真包膜,一般质地较软,少数因钙化或骨化而出现砂砾样斑点。切面灰白色,鱼肉样,常杂有灰黄色和暗红色的坏死出血区。
2.影像学检查:
本病是恶性肿瘤中误诊率较高者之一。不少影像学专家在寻求较理想的检查方法,试图能充分显示以软组织肿块为主要表现的肿瘤的某些特征,遗憾的是包括超声、CT、MRI和血管造影检查等均未能取得满意效果。CT、MRI可确定肿瘤的范围,但未能确定其良、恶性;血管造影虽有一定帮助,但也无定性价值;普通X线片仅能作诊断的参考。因此,最终的定性仍有待于病理学检查。
滑膜肉瘤的X线片
3.超声检查:
B超检查有助于确定肿瘤的大小、定位及破损与否。
滑膜肉瘤的B超定位
彩超下破损的滑膜肉瘤
病理检查
大体上滑膜肉瘤无完整包膜,切面为鱼肉色或灰白色,质脆,可见粘液变性,有时还可见出血坏死区。镜检示肿瘤细胞具有向上皮样细胞及间质细胞双向分化功能。向上皮样分化的细胞多呈柱状、立方形或多角形,分布于类似腺体的腺腔内;向间质分化的细胞呈梭形,细胞间可见少量胶原纤维形成,排列成束状及旋涡状如纤维肉瘤。肿瘤内常见纤维化、玻璃样变及软骨和骨化生等。滑膜肉瘤可分为以上皮样成分为主的上皮样型,以纤维成分为主的纤维型及两者数量相近的混合型。此外,有人提出,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中发现上皮和间叶组织特点的同时存在是该肿瘤诊断的有效指标。
滑膜肉瘤中的肥大细胞
滑膜肉瘤。细胞丰富,弥散,核卵圆或梭形,染色质细,核仁不明显,胞浆少,边界不清,HE×600
爱心提示:以上仅供您对您感兴趣的肿瘤细胞类型有个印象,认清并真正读懂并没有特殊意义。
其他检查
近来E1-Naggar等人(1990)的研究,发现DNA含量及临床病理学表现与滑膜肉瘤病人的生存有关,并认为DNA倍数性分析是对滑膜肉瘤病人预后的一项有显著意义的客观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