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检查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软组织肿瘤是不难与非肿瘤性肿块相鉴别的,甚至还能估计肿瘤的组织来源及良、恶性质。如疑为软组织肉瘤,检查手法宜轻柔,切勿用力挤压、按摩,以免导致医源性肿瘤播散。
2.X线摄片检查
X线摄片局部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的深部范围、透明度以及其与毗邻骨骼的关系。如边界清晰常提示为良性肿瘤;如肿瘤内有钙化点,则提示为低度恶性;如显示肿瘤边界模糊,甚至出现骨膜反应,严重者又会有骨质破坏、骨折等,则提示为高度恶性肿瘤。
软组织肿瘤患者要常规摄肺部正、侧位片,以明确有无肺转移。
3.超声显像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肿瘤的体积范围、包膜边界、血运情况、肿瘤与附近重要血管的关系,囊性或实质性以及瘤体内部组织的回声,从而初步提示为良性抑或恶性。
在临床上还可借助超声检查引导作深部肿瘤的针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确是一种既经济方便又无损于人体的检查好方法。
4.CT检查
图像可明显地显示出肿瘤与其附近的正常组织器官和骨骼的一系列横切面层次的关系,也不会出现解剖结构的重叠现象,图像非常清晰。如果静脉内再加用造影剂,则更可了解肿瘤的血运情况及其与大血管的关系,为手术治疗提供方便。CT检查还可帮助随访观察有无复发转移,但有时难与血肿和脓肿相鉴别,需与超声显像相配合。另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表现,平扫显示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大多与周围的组织器官紧密粘连或有侵犯,密度不均,有坏死区,少数有钙化点;增强扫描显示肿瘤边界较清晰,密度更加不均,有中至高度强化及明显坏死区。
5.MRI检查
这项检查可以从纵横两个切面把各种组织的层次同肿瘤的范围完全显示出来,弥补了X线、CT之不足。对检查腹膜后肿瘤和盆腔通过裂孔或间隙伸向股根部或臀部生长的肿瘤、腋窝部肿瘤和肿瘤与附近骨骼的关系等可提供更清晰的图像。但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的心脏病患者、孕妇及癫痫病患者应慎用该项检查。
6.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ECT)
ECT检查是利用注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被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吸收的不同浓度,经过计算机的处理,构成断层图像来检查肿瘤的一种方法,所以又称放射性核素显像法。
7.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检查肿瘤的一种新技术,优于常规血管造影:所用造影剂浓度低,使用的血管导管细,对病人痛苦小;检查所需时间短;鉴别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准确率高。
8.病理学检查
1)细胞学检查
是一种比较简便、快速而又准确的病理形态学检查方法。最适于以下情况:①肿瘤表面已溃破,用涂片或刮片采集方法取得肿瘤细胞,再固定染色于镜下确诊;②肿瘤引发的积液包括胸水和腹水,必须是新鲜标本,立即离心沉淀浓集,涂片固定染色;③穿刺吸取涂片检查,适于体积较大,位置较深而又拟作放疗或化疗的肿瘤,也适于转移性肿瘤及复发性肿瘤。如肿瘤位于胸腔、腹腔或腹膜后,也可在超声显像或CT显像引导下施行细针头穿刺活检。
2)钳取活检
肿瘤已溃破而涂片细胞学又不能确诊时,可行钳取活检。取材于肿瘤边缘,最好带有少许正常组织。标本也不宜过小,更不要采取肿瘤中央区的坏死组织。
3)切取活检
多在手术中采用。瘤体过大,拟行根治性手术者;或术中探查不宜手术治疗而拟行放疗或化疗者,应行切除活检明确诊断,取材也不宜过小。
4)切除活检
适用于体积较小的肿瘤,可连同肿瘤周围部分正常组织一并切除。
9.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这是近年来从软组织肿瘤的病理形态学发展过程中派生出的一系列新技术,是基于组织形态、组织功能和组织代谢三方面的“结合体”。可利用极微量的组织抗体检测标记软组织肿瘤的组织来源,从而弥补肿瘤病理学诊断的不足。
1)软组织肿瘤标记物的抗体
①中间丝,包括角蛋白,是上皮细胞的标记物;波形蛋白是间叶细胞的标记物;结蛋白是平滑肌和横纹肌组织的特异性中间丝;层蛋白是构成平滑肌和神经鞘细胞的基底层。
②蛋白,包括纤维连接蛋白,存在于纤维细胞及滑膜中;第8因子相关蛋白(F8)对脉管内皮细胞呈特异性;肌红蛋白)横纹肌呈特异性而对平滑肌呈阴性;S-100蛋白是周围神经的标记物。
③酶,包括溶菌酶、α1-抗胰蛋白酶,均系组织细胞标记物;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存在于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等之中。
2)各种软组织肿瘤的检测标记
软组织肿瘤类型繁多,有的病理形态又比较相似。虽然免疫组织化学能协助检测其组织来源,但仍不够理想。目前比较统一认识的一些肿瘤标记有:
①结节性筋膜炎对组织细胞标记物,如纤维连接蛋白、溶菌酶和α1-抗胰蛋白酶呈强阳性反应。
②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和隆突性皮纤维肉瘤的可靠标记物是α1-抗胰蛋白酶和溶菌酶。
③纤维肉瘤用波形蛋白标记肯定为阳性,如α1-抗胰蛋白酶为阴性则可与MFH相鉴别;如S-100蛋白标记为阴性则可与神经源性肿瘤相鉴别;如角蛋白及结蛋白标记为阴性可与横纹肌肉瘤相鉴别。
④平滑肌肉瘤常用的标记物是结蛋白和层蛋白。
⑤横纹肌肉瘤一般用肌红蛋白标记,但也有人认为用结蛋白标记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更优于肌红蛋白。
⑥脉管肿瘤以F8为最好的标记物.但与毛细血管瘤、血管肉瘤和淋巴管肉瘤则难以鉴别,必须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波形蛋白无论是良性脉管肿瘤还是恶性脉管肿瘤均显示高阳性率。如在未分化肉瘤中用F8标记为阳性者,可提示该肉瘤是来源于内皮组织。
⑦滑膜肉瘤和间皮肉瘤分上皮型和纤维型,其标记物也多,对α1-抗胰蛋白酶、溶菌酶、纤维连接蛋白以及角蛋白等都可出现强阳性,那就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来鉴别。
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用S-100蛋白为标记物,其阳性率较高。惟其对恶性黑色素瘤的标记阳性率也很高,故应仔细鉴别。NSE也是神经源性肿瘤标记物。
⑨脂肪肉瘤缺乏标记物,仅常见S-100蛋白在正常脂肪细胞之中,故常用多种免疫组化标记物排除其他肉瘤来鉴别确诊。
⑩对组织来源不明的肉瘤,一般先用波形蛋白和角蛋白标记区分肿瘤来自上皮组织还是间叶组织,再用结蛋白和S-100蛋白或NSE标记,把肿瘤再鉴别区分来自肌肉还是来自周围神经系统。
3)Ki-67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测
肿瘤细胞除Go期外进入增殖周期其细胞核均能被Ki-67免疫组化所标记,呈显黑褐色杆状、球状或不规则形,根据其阳性数表示其增殖活性,也可视为反映肿瘤良、恶及恶性程度的指标,两者有显著的相关性。当软组织肉瘤难以分级时,Ki-67染色标记可起到很大的弥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