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母细胞瘤显示高度恶性,发展迅速,早期转移。常于短期内突破被膜,扩散至周围组织及器官。如肿瘤来自肾上腺,则肾被推下移。如来自交感神经链,则将肾推向外侧,肿瘤可浸润肾脏。当肿瘤破裂时则沿腹膜后大血管迅速生长,超越中线,并包绕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如肿瘤位于脊柱旁沟,则常沿神经根扩延,从椎间孔侵入椎管,形成哑铃状肿瘤。肿瘤可沿淋巴管转移至局部淋巴结或远处淋巴结如锁骨下淋巴结,或沿血行转移。新生儿及婴儿
神经母细胞瘤显示高度恶性,发展迅速,早期转移。常于短期内突破被膜,扩散至周围组织及器官。如肿瘤来自肾上腺,则肾被推下移。如来自交感神经链,则将肾推向外侧,肿瘤可浸润肾脏。当肿瘤破裂时则沿腹膜后大血管迅速生长,超越中线,并包绕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如肿瘤位于脊柱旁沟,则常沿神经根扩延,从椎间孔侵入椎管,形成哑铃状肿瘤。肿瘤可沿淋巴管转移至局部淋巴结或远处淋巴结如锁骨下淋巴结,或沿血行转移。新生儿及婴儿常见肝及皮下转移。如新生儿神经母细胞瘤的半数已有转移灶;65%有肝转移,因胎儿血循环特点,易将瘤栓随血流迁至肝脏,成为新生儿肝脏转移瘤高发原因;32%有皮下转移,常为坚硬、活动性结节,分布于胸、腹、四肢,初为红蓝色,压之可转苍白,系肿瘤分泌儿茶酚胺致血管收缩所致;50%以上有骨髓转移。幼儿常见骨转移,特别是颅骨、眼眶、脊柱及长骨。少见肺转移。有时转移瘤很大,而原发瘤很小,甚至难以发现。
神经母细胞瘤有自然消退倾向,或转化为良性神经节细胞瘤,加之出血、坏死、纤维化、钙化、营养障碍,可使部分肿瘤溶解,甚至无细胞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