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杨镇玉,恶性淋巴瘤患者,他的嗓音已经嘶哑,他说:“如果人人都像我一样,为奥运喊一声加油,这声音不得了。”
68岁的马忠毓,结肠癌患者,一大早换乘3辆公交车,只为了亲眼看一看火炬传递。
翁阿姨喊加油格外起劲,她的颌骨,因为生了骨肉瘤,全部切除,当初重新学说话,用了整整一年。
来自上海市癌症患者康复俱乐部的会员,昨天在浦东陆家嘴地区的火炬传递沿途,拉起为奥运加油横幅,让人肃然起敬。
重生
奥运,给人以生的力量。
病榻上,杨镇玉就同内蒙古病友相约,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北京奥运会相见。上海癌症患者康复俱乐部正好发起一个“健康活5年,相约看奥运”的活动,第一时间,他毫不犹豫报了名。
从此,每天晚饭前,往一个小猪储蓄罐里塞2元钱,成了一项虔诚的仪式。只听两声清脆的“哐当”,他的心中,升腾起莫大的满足感。最兴奋的是数钱的过程,让他更坚定了“我要活下去”的信念。每当存满50元,杨镇玉就从储蓄罐中将硬币取出来,用纸卷好,心中默念,“我离北京奥运又近了一步。”去年11月,他被选为200人观摩团中的一员,那天,他和老伴两人,背着整整两袋的硬币,一共3000元,带去俱乐部。
在这5年里,除了起初3个月的化疗,杨镇玉再也没有进过医院。而当年,他是冒充病人家属的身份,亲自从医生手中接过恶性淋巴瘤的化验报告,被告知最多能活半年。那一刻的晕眩,刻骨铭心。
现在,杨镇玉慈祥地笑着,眼神中,没有恐惧、绝望和无助。“我能健康活到今天,完全是因为北京奥运会给了我重生的力量。”
追求
奥运,给人以不懈追求的信念。
结肠癌患者马忠毓,不仅要让自己有尊严地活着,还要鼓励、帮助身边更多人,树立生活的信心。“现在,我已经忘了我是一名病人。”马忠毓说。
上海的火炬传递,一路上播撒着市民对四川灾民的爱心,这一刻,马忠毓泪眼婆娑。
他的两个孩子,在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难,只有妻子带着小儿子幸免于难。
今天,马忠毓一家已经捐了近3000元,他想亲口告诉四川灾区人民,你们要相信祖国的力量,会有美好的未来。马忠毓记得,当年的受灾群众,每人有12元的补助。厂里捐款,因为大家能力有限,捐的是布票,每人6尺5,他一共拿到60多尺布。而现在,爱心捐款的热潮,一阵高过一阵。马忠毓还想对灾区人民说,你们要对重建有信心。听新闻里介绍解放军、志愿者马不停蹄投入灾区重建工作,马忠毓回忆,妻子当初获救后,作为一名高压焊工,她第二天就投入修复唐山灾区的水管工作中去。
马忠毓已经准备了一篇千字演讲稿,在俱乐部即将录制的DVD中,他会述说亲身经历,鼓励灾区人民,“一切都会好起来,你们一定要坚强活下去。”这张光盘,同俱乐部会员的12万元捐款,将被送往四川。
情结
奥运,是一种情结。
28年前,30岁的袁正平新婚后不久,就被查出患上晚期恶性淋巴肉瘤,2年存活率只有20%。
追求一种信念,一定会创造奇迹。袁正平就是这样想的。住院期间,正值第12届世界杯足球赛预选赛,他偷偷将小电视机带到医院,躲在厕所里,戴上耳机,热血沸腾地看比赛。“只要中国队不出线,我会一直活下去。”袁正平下了狠话。
一个又一个四年过去了,是这份体育情结,让袁正平一路乐观走下来,收获生活的真谛。
82岁的王汝霖教授,前年被查出患上直肠癌,术后非常悲观。然而,当他一听说俱乐部有相约看奥运的活动,立刻来了兴趣,报名成为第一候补人。从顾拜旦的故事,到历届奥运知识,王教授记了厚厚一叠笔记,在癌症康复学校同会员们交流。
14岁的肖鲲,仅仅存了两个多月的钱,便离开了人世。他嘱咐妈妈,“我的钱,给病友当路费。”“他同样有享受奥运情结的权利。”袁正平说,到时候,大家会带上他的照片去北京,让孩子在天国也能看奥运。
互助
奥运,成为友谊与爱心的纽带。
前年,会长袁正平就已经联系好旅行社,订好北京的宾馆,只差奥运门票了。没想到,这次购买奥运门票需要碰运气,有钱也买不到票。
这件事被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知道了,总经理郑杰当即拍板,赞助200张门票。“这只是一个开始。”郑总的这句话,拉开了上海移动爱心行动的序幕。届时,移动的关爱团队,将陪伴患者同行。现在,他们正在帮助一些年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