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近年来,哈药生产的三精口服液已数次被曝出现“异物”。据报道,一消费者给儿子购买的哈药集团三精牌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打开后,发现瓶内有黄豆大小的灰绿色片状物体。
近年来,哈药生产的三精口服液已数次被曝出现“异物”。据报道,一消费者给儿子购买的哈药集团三精牌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打开后,发现瓶内有黄豆大小的灰绿色片状物体。该消费者表示,涉事口服液的瓶口铝盖除有吸管插过的痕迹外,接口处完好无损,但瓶内的灰绿色片状物体清晰可见。类似的报道数不胜数。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拥有2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即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27家全资、控股及参股公司。集团生产西药及中药制剂、西药原料、中药粉针、生物工程药品、滋补保健品等6大系列、20多种剂型,其中主导产品头孢噻肟钠、头孢唑啉钠等。
这个生产中西药、保健品达1,000多个品种的大型企业,近来却因产品质量问题,屡为媒体曝光,不断受到消费者的投诉,也因此哈药开始了步履艰难的日子。
2011年10月,哈尔滨李女士服用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双黄连口服液后发现,瓶子里面有个指甲大小的玻璃;三精制药让李女士的老公自己去处理。
2010年6月,有报道称,接到网友反映,其购买未开封的三精牌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内有花生米大小的异物,记者几番追问,接到电话的工作人员一直以“我们会跟领导反映,会尽快给予回复”搪塞记者,后来干脆拒绝回复;同年4月,南阳日报报道称,有消费者在一瓶三精双黄连口服液发现异物,多次找厂家协商无果,后在工商部门协调下获赔2000元。
2010年3月,人民网报道,儋州市民李女士在人民网海南视窗《百姓声音》栏目发帖称,商家出售的三精牌葡萄糖酸鋅口服液里出现疑似棉花状的漂浮物和黑蚂蚁。
2009年9月,哈尔滨一消费者许先生向东北网反映,他为怀孕的妻子购买的两个批次的三精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内均发现黑色杂质。第一次投诉获赔“奖励1000元”,第二次投诉补偿5盒药;同年7月,西安一位妈妈买三精口服液给宝宝喝,在剩下的三支口服液中,发现了白色不明絮状物和白色颗粒。而一周多前,宝宝突然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这位妈妈怀疑孩子症状与三精口服液出现异物有关。
我们再看看哈药今几年的其他产品又如何?
据报道,哈尔滨市的邹春梅患有高血压,这些年一直在吃降压药司乐平,可是在两个月前邹春梅吃药的时候,却发现药里有一个小黑点,用手扒开后发现是根头发。
而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公布2011年第四季度全市范围内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部门的质量监督抽验结果显示,由哈药集团三精黑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规格为0.1g,批号为110502的诺氟沙星胶囊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不合格项目为检查。被抽样单位是北京嘉和博康大药房有限公司。
2011年4月27日:云南曝光哈药世一堂“止咳喘冲剂”等药品违法广告。
2010年8月19日:一批次哈药产高钙片铅超标在深圳被停售。“新贝增盖高钙片”生产厂家为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制剂厂,检验结果为重金属铅超标。
2010年7月14日:江苏省药监局下发通知暂停销售微达康颗粒等两药品,其中微达康颗粒(国药准字Z23020077)为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生产的。
2009年08月11日:国家药监局曝光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生产的五海瘿瘤丸等严重违法药品广告;同年4月21日:四川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告"封杀"哈药中药三厂生津消渴胶囊等33种药品在四川省范围内暂停销售,原因则是广告宣传擅自扩大药品功能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2008年12月22日:山西省发布暂停销售违法广告药品的名单: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生产的五海瘿瘤丸,(国药准字Z23020098)名列榜首;同年8月:内蒙古:16种药品发布违规广告被暂停销售,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16种药品采取了暂停销售的处罚,国药准字Z20044073;哈尔滨欧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OT牌蛇黄栓,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生产的五海瘿瘤丸,(黑药广审(文)第2007110215号)l又列其中。
2007年6月6日:国家药监局公告:哈药“牛鲜茶”等广告批准文号被撤销;同年,浙江发布虚假违法医药广告警示,而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的牛鲜茶在其中。
2006年9月17日:在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局16日公布的新一期诚信经营“黑名单”中,“莎莎”化妆品(中国)公司、哈药集团三精黑河药业公司赫然在目;同年,北京市药监局公告:哈药等涉嫌发布违法药品广告。
2005年7月18日哈药六厂瘦身饮料明确宣传了产品的功效涉嫌违规
此外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的废水、废气和废渣违规排放也曾被央视曝光成为社会焦点话题。
以上有据可查的事实可以看出哈药集团在生产、宣传、质量管理上是劣迹斑斑。
有分析人士称,哈药集团曾屡次被消费者投诉质量问题后,制药方面或现金赔偿当事人,或拒接电话,或否认与搪塞,似乎从未向大家公开过其出厂和流通环节调查,也从未公开召回过产品。
“哈药集团是知名的大企业,这么大的企业,现在就这么处理问题,这以后还怎么要我们消费者信服呢!厂家应该给大家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消费投诉者张先生非常气愤地说。
“出现问题后制药厂是否采取了积极的整改措施呢?如果真的整顿了,又为什么频频被爆出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呢?对于投诉者而言,很多情况下,他们需要厂家做出合理的解释,希望厂家在问题中寻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把问题食品的出现的机率降到最低,几率小不代表不会出问题,更不可用一句“检查过”来打“马虎眼”欺骗消费者”,另一消费者冯女士称。
政法大学张风教授指出:“当企业出现投诉时,一部分企业采取的往往都是嘴硬,利用公关为自己“辩护”或者把自己隐藏在事件背后,三缄其口,其行为实属不道德,然而,面对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企业的这种态度显然是不是负责任的,药品安全无小事,要是良心行业,要不得半点投机取巧。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赔偿并不是最主要的,必须立即查清楚出问题的环节并及时改正。只有实实在在地把质量搞上去,对消费者负责更是对自身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