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现有医师18人,技师3人,门诊护士4人,病房护士9人.现有床位38+5张,全年门诊量8万余人/次。急诊量9千余人/次,全年住院患者1.4千余人/次,手术1千余人/次。
成立于1948年,当初有医师3人,由庞世增负责,1953年耳鼻喉科教研组成立,杨大俊任教研室主任兼科主任,庞世增任科副主任,随着人员不断充足,病床不断扩大,1962年病床增至45张,1965年医师增至17人。1969年5月大连医学院内迁,大部分人员及设备迁遵义,大连留有医师7人。1983年耳鼻喉科教研组重建,科内医师增至16人,日门诊量达200人次左右,病床20张,承担着医学院的教学、科研以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现有床位43张。主任医师、教授4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9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专科检查技师3人,并设住院总医师1人,根据年资轮流担任1年的工作,其中硕士学位6人,再读4人。目前是大连医科大学耳鼻喉科医疗、教学、科研基地。
现有进口动态喉镜,进口纤维喉镜,美国史赛克鼻内窥镜全套,国产鼻内窥镜;SHP-2A射频五官治疗仪,YAG激光治疗仪,支气管镜,食道镜,丹麦麦迪逊ERA2260双通道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仪,丹麦麦迪逊CAPELLA耳声发射分析仪,VIRTUAL-322 纯音测听声阻抗检查仪,数码助听器验配仪,进口LEICA光学手术显微镜。以及各种全套更换一新的耳鼻喉科常规手术器械。除工作微机外,另配备高配置多媒体计算机一台,以及打印机扫描仪供教学应用。
早在40年代,耳鼻喉科学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学科,人力、物力、设备都初具雏形,因此工作仅限于日常的门诊急诊的处理和一些传染病(如白喉)的治疗工作,开展一些小手术(如扁桃体切除、气管切开等)。
50年代后人力、物力、设备逐年增加,技术不断进步,对一些常见病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副鼻窦炎、相继开展了乳突根治植皮术,上颌窦、筛窦、额窦根治术,并对难度较大的手术如喉全切除术、上颌骨摘除术进行了初步尝试,同时随着国内技术水平的发展,显微耳科手术如镫骨撼动术、面神经减压术在科内也相继进行。
60年代开始后,病种趋于复杂,耳鼻喉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多,随着卫生知识的普及,化脓性中耳炎引起颅内并发症逐年减少,以快著称的扁桃体挤切术大力开展,此时成立了专科实验室,配备了技术员1人,结合专科进行了电生理、脱落细胞学、免疫学等研究,曾试制了大医1型电子测听仪,应用于临床。70年代虽然大医的主要力量和设备均迁入遵义,在人力、物力和设备锐减的情况下,留下的人员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努力奋发开展了各种新技术、新疗法。采用了高频电刀扁桃体挤切术,使术中出血明显下降,原单纯清除病灶为主的中耳乳突根治术转向以提高听力为主的鼓室成形术,并大力开展了自体材料鼓膜修补术及大鼓室3型手术,使耳部手术更趋精细。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先后开展了同种异体鼓膜移植和同种异体鼓膜听骨链移植均取得了成功。以后又开展了同种异体硬脑膜修补鼓膜穿孔,一期成活率83%,列为辽宁省科技成果,获大连医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又开展了异种异体组织材料修补鼓膜穿孔和应用于耳部手术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大连地区喉部发病率较高,喉部良性息肉明显增高,在支撑喉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切除息肉能更精确的切除病变和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组织,过去的直达喉镜直视下切除已逐渐被此种手术所代替。喉部的恶性肿瘤治疗也从单纯的喉切除被切除后重建其发音和呼吸功能的手术所代替。1978年开始研究和发展的喉切除发音功能重建术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八年来喉部切除功能重建术共行八十余例,发音效果均良好,拔管率为63%,达到了当时的国内先进水平,1986年列为辽宁省科技成果,同时获大连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此期间还开展了喉咽癌切除颈部皮瓣一期成形术,喉狭窄硅胶管扩张术,食道疤痕扩张送线术,声带外展手术以及各型的半喉切除术,都是在省内开展较早的单位。以显微外科为主的耳科技术进展迅速,科内相继开展了镫骨切除人工镫骨术,面神经修补术,面副神经吻合术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边缘学科,多科合作来诊治一些疑难杂症,也是当代医学发展趋势。在东北首先开展了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86年被列为辽宁省科技成果,1987年获大连医学院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还与神经外科合作开展了经迷路后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嗓音医学、激光冷冻在医学的应用也进入了耳鼻喉科诊治范围,先后开展了歌喉保健、冷冻应用于鼻咽血管纤维瘤的治疗,激光治疗慢性喉炎喉癌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疗法。1993年广泛开展了用同种异体软骨肋行听力重建术,术后听力效果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三次获省科技进步奖;同种异体软骨肋行乳突根治术后外耳道修复重建术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000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也相继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