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是省级重点学科和市级重点学科,共有医师34人,其中博士13人,硕士13人,本科7人,专科1人;中青年科技骨干9人,博士导师4人,硕士导师7人,出国攻读学位和研修者4人。
该科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点,拥有省级实验室1个,市级附属研究所3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被评为部级重点学科。公用的大型设备总价值5000余万元,专用实验室设备三百余万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委、卫生部、省科委、省教委、市科委科研课题30项,累计科研经费百余万元。
该科20世纪70年代率先在国内开展中西医结合总攻排石疗法、急腹症、肝门部胆管癌等系列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三年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发表国家级论文60余篇,参加编写专著30余万字。参加国际学术交流20余人次,多次承办国际学、全国性学术会议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
普外科分为三个临床科室,其中普外一科主要收治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消化道肿瘤;普外二科主要收治梗阻性黄疸、门静脉高压症、胆道疾病、肝癌、血管瘤、乳腺病、甲状腺病、微创手术、周围血管病等;普外三科为中西医结合普外科,主要收治急腹症、胆石症、胰腺疾病、肠梗阻、消化道穿孔和腹部外伤、以及普外壳的其他急症。
中西结合防治重型急腹症和严重腹内感染所致MODS的研究表明:保护肠道平整功能是防治MODS的重要环节,中西医结合菌毒并治、标本兼治是防治MODS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措施。此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效果可靠,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胃癌是一个世界性的肿瘤,目前该科主要从事胃癌的发生、转移的基础及外科治疗方面的研究,胃癌的转移,尤其是淋巴途径转移的研究是国内外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此项研究主要从癌淋巴系统转移途径的解析以及转移的分子机制方面着眼立项研究。目前正在基因水平、分子机制方面深入研究。对胃癌的腹腔转移机制、基因水平监测及外科治疗方面进行系列性研究。现阶段研究已显示腹腔转移机制并非传统的脱落种植之故,其与乳斑有密切联系,其中很多基因调控发挥作用,其转移与否可从基因水平进行预测。
《腹腔超声-温热化疗的系列研究》系辽宁省教委攻关项目,95攻关课题。具体从基础研究过渡到临床,自行设计器械、化疗方案刀应用到临床,此项研究丰富发展了胃癌外科治疗的实际价值,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国际领先地位,此项研究在国际学术会议多次发表。
中医“证”学本质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教委资助的《阳明腑实证本质的探讨茵陈蒿承气汤药效分析的系列研究》,已经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中的大量新发现证实,其本质为内毒素血症。采用张仲景的“证”,取得了突破,并作了20项论证,必将为“证”学和中西医结合科学做出新的贡献。
肝胆结石“溶、排、取、防”程序化治疗,长期以来,对以肝胆结石为主的胆道疾病,开展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在国际与国内影响极大,辐射面极广,取得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中把溶排和防的疗效进一步提高,继续提高剖腹取石的近远期疗效的同时,完善经口进入取石技术,将内腔镜与腹腔镜介入治疗。
普外科在诊断方面应用乳腺摄像仪导管造影及活检诊断早期导管内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改革;胃外科中应用粘膜腺口形态变化规律早期诊断、发现早期胃癌,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早期诊断腹膜转移。
开展新的治疗技术如对早期胃癌的PPG技术、免疫导航引导下胃癌根治术,利用哨位淋巴结技术合理进行胃癌淋巴结廓清,这些技术均与日本、美国同领域在同一水平。大肠外科开展直肠癌折刀位手术,直肠经骶尾局部切除,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切除术、超低位直肠切除、消化道J-pouch重建、腹腔镜下大肠癌根治手术、直肠癌切除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脾切除、甲状腺切除手术;重症胰腺炎腹腔穿刺置管灌洗/区域动脉灌注的治疗、门奇断流联合warren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非转流肝原位移植手术、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颈动脉瘤切除手术、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术,目前普通外科医疗工作不断改进、进步,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对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脏器功能损害的综合防治,胆胰疾病的整体治疗,胆道镜、腹腔镜联合应用于胆道疾病等,均居国内领先水。
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切除率、手术死亡率、肝部胆管癌切除率等,达到国内外同类学科中的先进水平。
普外二科通过影像学检查手段和技术,提高了对胆胰腺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同时进行可切除性探讨,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手术,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支出。再加上对晚期肿瘤病人采用术中放射性离子植入术等方式,提高了胆胰肿瘤病人的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