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胰科2009年3月3日,为了适应国内外“单病种、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发展方向和我中心的学科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增强本中心胃胰专科的国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更为了让胃胰肿瘤患者得到合理、规范及个体化的治疗,在中心领导的关怀下,我中心在历史长达24年的腹科基础上,成立了专门的胃胰科,并肩负起提升本中心胃、胰腺及软组织肿瘤三大病种的诊治、科研和教学实力的重任。
胃胰科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现有在编医生8人,其中正高职称 2 人,副高职称 3人,中级职称 3 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3 人。詹友庆教授是中心胃癌单病种首席专家。周志伟教授担任科主任。胃胰科目前拥有病床35张。
一、 医疗
我科的医疗重点是胃、胰腺及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尤其在胃癌的综合治疗方面,凭籍建院40多年来丰富的经验积累、单病种首席专家的严格把关、中心相关科室的雄厚实力以及我科同仁的不懈奋斗,一直在国内享有盛誉。1994年至2004年数据显示,我科胃癌总的五年生存率为48.0%,胃癌根治术后的五年生存率为61.8%;胃癌手术切除率为87.8%,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64.3%,处于国内领先并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自2005年以来,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及治疗手段的更新,我科的胃癌治疗水平必定再上一个台阶。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严格遵照中心制定的胃癌单病种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指南,并定期接受专家组检查,以确保每一个患者接受最合理、最规范的治疗。例如,在手术方面,我们严格规范标准胃癌根治术(D2手术)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手术质量;为减少腹膜腔种植、复发的风险,我们开展了术中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在术后辅助治疗方面,我科积极与相关科室协作,使每位患者都能接受合理、规范、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为进一步提高胃癌、胰腺癌以及软组织肿瘤的治疗效果,今后我科拟进行的临床工作重点包括:与放疗科合作,开展胃癌围手术期的放化疗;与内镜科合作,开展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胃癌的EMR/ESD治疗,并推广ERCP的新技术,提高胰腺癌的诊治水平;继续深入开展胃癌的腹腔镜手术;结合血管外科与整形外科技术,将胰腺癌及软组织肿瘤的手术水平推上新的台阶。
二、 教学
我科担负着中山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肿瘤学胃癌部分的教学工作,每年还负责本科生的见习带教、进修生及肿瘤专科医师的技能培训。我们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40多年来丰富的教学积累、崭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及广泛的国内外合作网络,为每一位有意在胃胰专业有所作为的年轻医生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此外,紧跟时代步伐的医疗技术创新理念以及高度负责的教学态度也使我科成为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进修学习的最佳选择。如2008年,我科成功举办“进展期胃癌规范化治疗培训班”,通过标准胃癌根治术(D2)的现场演示及胃癌综合诊治的专题讲座,开拓了学员们的视野,获得学员一致好评。
三、 科研
我科已建立胃癌数据库,系统总结了我中心原腹科1964~2004年间2561例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以论文形式“胃癌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研究”在《中华外科杂志》上发表。同样,以本数据库为蓝本撰写的20余篇论文也在《癌症》、《中国肿瘤临床》、《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加可喜的是,今年的2篇SCI论文业已发表。我科主编及参与编写的著作有《实用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临床肿瘤学》、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学专题讲座》、《消化系肿瘤诊断与治疗》、《新编老年医学》等。由我中心主办的胃癌单病种专业刊物《胃癌》已定期出版。另外,用于提供胃癌专业知识,构建医务人员之间、医患之间交流平台的胃癌专业网站,也即将开通。
针对国内外胃癌的新辅助化疗普遍存在的临床试验多、基础研究少的现象,我科早在10年前即开展了有关胃癌新辅助化疗机理的系列探讨,如新辅助化疗对人体胃癌细胞凋亡、P53、PCNA、微卫星不稳定性、端粒酶活性与微血管密度的影响等等。同时,我们还开展了“胃癌壁内浸润与手术切除长度的大切片研究”、“胃癌患者术前血清胃蛋白酶原(SPG)水平的检测”以及“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联合无水酒精治疗小鼠前胃癌细胞MFC肿瘤模型的实验研究”。近期正在进行胃癌干细胞、胃癌腹腔转移机制、胃癌免疫营养及胃癌前哨巴结的相关研究。
目前我科承担863计划“胃癌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的研究任务,其他在研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3项、厅级3项。今后拟积极开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组建南方胃癌临床研究协作组,为我国提供胃癌循证医学资料,提高我国胃癌临床研究及治疗水平,积极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