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科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重要科室之一,有着36年的悠久历史。目前共有医师12人,主任医师和教授4名,副主任医师和副教授4名,主治医师2名,其中博士导师4名,硕士导师3名。在读博士生3名,硕士生7名。培训来自全国几十个省区的进修医生。
腹科主要诊疗的疾病包括:大肠肿瘤、胃肿瘤、乳腺肿瘤、胰腺肿瘤、腹膜后肿瘤、肾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癌、睾丸肿瘤和皮肤、骨及软组织肿瘤。该科治疗手段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尤其大肠癌的诊治居全国先进水平。在腹部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减少术后复发转移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得到同行的肯定。
每年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病人约1000名,绝大多数病人经过该科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得到了康复,相当多的病人得到了根治性的治疗而治愈“顽疾”。
现拥有70张住院病床。其中,大肠癌的诊疗水平属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直肠癌Miles术后人工肛的护理。该科于1996年举办省级结肠造口治疗师培训班,1998年经国家继续教育处批准,举办国家级教育项目:肠造口治疗师培训班,现已举办第四届,学员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也来自广大的基层医院;既有护理工作者,还有高级职称的医生。学员反映良好,人数逐年增多,2001年第四届已达50人,但仍有许多医护人员不能被招收而感到遗憾。更加令广大造口者和医护人员为之振奋的是,我国第一所造口治疗师学校 中山医科大学造口治疗师学校在该科万德森教授和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在院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于2001年3月正式成立,并成功的培养了第一批的11名学员,他们也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持有世界造口师协会颁发的具有国际认证的造口治疗师证书。该科历年培养了近千名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造口治疗师,至此逐渐成为我国造口治疗师的培训基地。
为预防消化道肿瘤术后肝转移及腹腔种植,科室开展术中肠腔化疗、门静脉5-FU灌注和腹腔化疗;术后门静脉5-FU连续灌注、腹腔化疗泵埋植术等项目。
主编《临床肿瘤学》、《社区肿瘤学》;合作主编《肝胆肿瘤学》;参加编写《肝病治疗学》、《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断规范(第三分册大肠癌)》;合译《肿瘤外科学》、《癌症化疗:原则与实践》等。
该科今年主持多个国际性、全国性和地区性会议,包括第一届中-澳-纽国际肿瘤会议、历届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论文交流会。
腹科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
国家“九五”攻关项目:
社区恶性肿瘤早期发现、诊断、治疗的研究;
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及危险因素监测方法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端粒酶在化学致癌过程的表达规律及应用。
卫生部课题:
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研究。
省卫生厅课题:
胃癌P53、PCNA双表达的意义;
乳腺癌改良式根治术的研究;
应用大蒜素抑制裸鼠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实验研究;
腔内超声、异硫蓝染色引导下段直肠癌保肛术的研究;
晚期直肠癌综合治疗的研究。
省科委课题:
提高结直肠癌疗效的研究;
预防大肠癌肝转移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乳腺癌优化治疗方案的研究;
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作用机理与应用研究。
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肠癌肝转移的预防; 软组织肉瘤序贯治疗的研究。
腹科近年来的获奖成果:
1、“提高结直肠癌疗效的措施研究”获广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2、“5-FU肠腔化疗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及其机制探讨”获中山医科大学科技成果三等奖。
3、“高剂量动脉灌注化疗加药物滤过治疗原发性肝癌和晚期直肠癌”获中山医科大学科技成果三等奖,医疗成果三等奖。
4、“原发性肝癌术后甲胎蛋白的半衰期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获中山医科大学医疗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