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利泽 现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北枣阳人,1962年11月生,2006年被批准为“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8年被评为总后“科技银星”。2006年当选亚澳麻醉学会(AARS)副主席,2008年当选世界麻醉医师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是国际麻醉学界最高学术机构唯一来自中国的常务理事,2009年当选中华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 1985年7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1985年9月起从事麻醉和ICU临床和科研工作,1987年赴北京协和医院ICU进修危重病医学1年,1991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1992年4月~1993年6月赴英国牛津大学Nuffield麻醉教研室从事一氧化氮(NO)研究, 93年12月被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5年7月被批准为硕士生导师。1998年4月~1999年3月作为笹川医学奖学金研究者赴日本山口大学医学部麻醉及苏生学教研室从事脑保护研究,1998年9月晋升为教授。2004年12月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5月任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熊利泽教授长期从事麻醉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脑保护。针对围手术期脑和脊髓缺血损伤的国际性治疗难题,以非缺血预处理措施为思路,致力于寻找安全有效的神经保护方法,在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①在国际上首次报道高压氧/吸氧预处理可诱导脊髓和脑保护作用,并初步明确其机制,是高压氧刺激体内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增强,有效清除缺血再灌注时的氧自由基;术前应用于高危心脏手术病人,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②发现临床麻醉中广泛使用的吸入麻醉药异氟醚预处理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呈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为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③发现将传统上作为脑缺血后治疗措施的电针疗法在缺血前以低频率应用,通过促进脑啡肽释放诱导脑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具有穴位特异性,从而首次提出“低频电针刺激预处理”新概念。研发了“电针刺激神经保护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近年来,熊教授还致力于飞行员重力加速度致脑损伤的防护研究,在脑和脊髓保护研究方面处于本领域国际先进水平。
熊教授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论文42篇,多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Stroke》、《J Cereb Blood Flow Metab》、《Anesthesiology》、《Anesth Analg》等上,被Nature/Neuroscience综述等引用225次,发表于Anesth Analg上的论文单篇SCI引用达57次。受邀在《Acta Anaesth Italica》和《Chin Med J》等撰写综述和述评,并分别在澳大利亚(悉尼,2008年)、日本(下关市,2003年)、新加坡(2006年)和泰国(2007年)做特邀报告。担任《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和《Anesth Analg》(中文版)副主编,《中华麻醉学杂志》等常务编委。
2005年和2008年,两度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合作研究基金、重点基金和国家新药创制专项课题(军队保密专项)和军队“十一.五”专项及攻关课题等14项;主译(编)和参编专著18部;获得专利4项;培养研究生86名。2003年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二等功一次。